中医药文化

    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中医药文化

    祛暑利湿首选方,仅用3味药

    2023-08-24 来源:zcy 发布人:zcy 浏览:

      最近随着早晚天气变凉爽,我们更容易因为贪凉感冒,出现头昏头重、四肢倦怠、恶心腹泻等症状。有一个3味药组成的小方堪称夏月解表的首选方,下面请大家一起学习。

      香薷散

      【出处】宋·陈师文等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

      【组成】香薷、白扁豆、厚朴。

      【功用】祛暑解表,化湿和中。

      【主治】中医主治阴暑,症见恶寒发热,头痛身重,无汗,腹痛吐泻,胸脘痞闷,舌苔白腻,脉浮者。西医夏季感冒、急性胃肠炎、细菌性痢疾等病可参考此方。

      【方解】本证多由暑月外感于寒,内伤于湿所致,治疗以祛暑解表,化湿和中为主。外感寒邪,腠理闭塞,故见恶寒发热、头痛头重、脉浮等表症。饮食生冷,湿伤脾胃,气机不畅,故见胸闷泛恶、四肢倦怠,甚或腹痛吐泻。

      方中香薷辛温芳香,能入脾肺气分,发越阳气,以解外感之邪,解表散寒,祛暑化湿,是夏月解表之要药,李时珍称其“犹冬月之麻黄”,为君药;厚朴苦辛而温,行气除满,燥湿行滞,以祛脾胃之湿,为臣药;更用甘平之扁豆以消暑和中,兼能化湿,寓匡正御邪之意,为佐使药。

      文献摘要

     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“治脏腑冷热不调,饮食不节,或食腥鲙、生冷过度,或起居不节,或路卧湿地取凉,而风冷之气,归于三焦,传于脾胃,脾胃得冷,不能消化水谷,致令真邪相干,肠胃虚弱,因饮食变乱于肠胃之间,便致吐利,心腹疼痛,霍乱气逆。有心痛而先吐者,有腹痛而先利者,有吐利俱发者,有发热头痛,体疼而复吐利虚烦者,或但吐利心腹刺痛者,或转筋拘急疼痛,或但呕而无物出,或四肢逆冷而脉欲绝,或烦闷昏塞而欲死者,此药悉能主之。”

      《成方便读》:“治夏月伤暑感冒,呕吐泄泻等证。此因伤暑而兼感外寒之证也。夫暑必夹湿,而湿必归土,乘脾则泻,是以夏月因暑感寒,每多呕、泄之证,以湿盛于内,脾胃皆困也。此方以香薷之辛温香散,能入脾肺气分,发越阳气,以解外感之邪;厚朴苦温,宽中散满,以祛脾胃之湿;扁豆和脾利水,寓匡正御邪之意耳。”

      国医经验

      本方主要用于阴暑。西医夏季感冒、急性胃肠炎、细菌性痢疾等病亦可参照本方加减进行辨证治疗。

      对于本方,《成方便读》记载:“可治夏月伤暑感冒,呕吐泄泻等证。”刘老认为入夏之后,天气炎热,加之暑多夹湿,故应考虑湿邪为患,尤其对于幼儿,本身脏腑娇嫩,稚阴稚阳,易被暑湿之邪乘袭,致小儿高热,或汗出而热不退,或反复发热,或兼见脘痞、恶心呕吐、便溏等脾胃不和之证,因此临证用药时当注意表里,刘老认为香薷散加银花、连翘正具有祛暑解表、清热化湿功效,若兼内热者,加黄连、黄芩以清里热;湿盛者,加用胆星、藿香、草豆蔻、茯苓以化湿和中解表;脾虚纳呆者,加苍术、茯苓以益气健脾。

      医案举隅

      初诊:胡某,8岁,男,学生。

      患儿无汗2年,盛夏洗浴吹风受凉,此后全身无汗出,特别在夏季,患儿心中烦闷热,遍身肌肤灼热烫手,气温越高,越感闷热难受,夜间不得睡眠。曾经在某医院检查无异常发现,今就诊于我院门诊。

      症状表现:患儿发育良好,营养中等,皮肤灼热,口干喜冷饮,小便短赤,舌红,苔腻微黄,脉滑数。

      临床诊断为感冒之暑湿伤表证,治以祛暑解表,化湿和中为法。

      拟方如下:胆南星10g、藿香20g、山银花20g、厚朴10g、扁豆9g、白术10g、黄连10g、吴茱萸10g、草豆蔻10g。

      二诊:10天后复诊,汗已出,心中烦闷热已缓解,皮肤灼热已消,夜寐安,但纳差,舌红,苔白,脉滑。续服上方,去山银花、扁豆,加鸡内金10g、神曲10g。

      三诊:5天后复诊,诸症消失,守方5剂以巩固疗效。

      按语

      根据患儿平素喜冷饮,夏月又复感风寒,而内伤湿邪,邪郁肌表,腠理闭塞,导致无汗而心烦闷热,坐卧不安,故初诊时方中胆星、藿香、草豆蔻化湿和中解表,山银花清热解毒,厚朴、白术、黄连、吴茱萸燥湿行气,扁豆消暑和中,从而达到外透内清的目的。二诊时汗出表解,热透暑清,湿邪已化,临床症状缓解,但患者食欲差,且舌苔腻转白,脉滑,故去掉山银花、扁豆加鸡内金、神曲以增强健脾和胃之功,5剂服后,告病痊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