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文化

    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中医药文化

    补冬不如补霜降!4道适合在霜降时节吃的食疗方,打好基础、安稳过冬~

    2023-10-25 来源:zcy 发布人:zcy 浏览:

      俗话说:补冬不如补霜降。在中医学看来,霜降之后人体阳气会更加偏弱,阴气更胜,是入冬的过渡季节。“霜降”后,一般是进补的好时候~

    补冬不如补霜降

      霜降之时已进入深秋,中医认为此季节属于五行中的“金”,对应肺脏。另一方面,霜降节气的气候特点仍以燥气当令,而干燥的气候环境很容易消耗人体的津液,并从口鼻先行入肺。因此,此时饮食养生应讲究平补。

      以生津润燥为主,可多吃些白薯、山药、莲藕、百合、蜂蜜、大枣、芝麻、核桃等生津润燥、清热化痰、止咳平喘、固肾补肺的食物。根据中医“燥则润之”的原则,缓解干燥,除了要多喝水、多吃果蔬、避免辛辣食品刺激之外,一日三餐也可适当煮些滋阴养肺的粥来喝。

      霜降时节,不少人会进补中药,比如麦冬、百合、地黄、甜杏仁、玄参、大枣、川贝母、白果、西洋参、党参、白术、人参、茯苓、薏苡仁等。然而,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“药补不如食补”,而且即使是药补,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而定,不能乱补。

      此时可视个人症状选择滋补肺阴、清除燥热的银耳、百合、银杏、大枣、枸杞、莲藕、莲子等药材或食物入粥,以防止燥症的发生。而对于燥症明显的人群来说,则可通过进补药粥、药膏来达到润肺的目的,如麦门冬粥、川贝母蒸梨等,都可起到养阴润肺的功效。

      尤其是老人,由于自身体质较弱,且不少人患有多种疾病,一旦进补不当,不但起不到调养身体的作用,还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。而对于小孩来说,则应顺应节气转向收敛、降气、润燥、增酸减辛的进补方式。

      此外,秋季气候虽然干燥,但湿邪对人体的影响同样应当注意。此时,暑气余热未尽,阴气又较前加重,如遇秋雨天气,须防湿气阴邪困伤脾阳,而发生水肿或腹泻症状。要是秋季脾伤于湿,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发作种下病根,所以秋季防湿也很关键,只是此时养生防湿主要应以祛湿化滞、和胃健脾的膳食为主,如莲子、苡米、冬瓜、莲藕、山药等。

      药补不如食补

      霜降食疗,推荐大家食用这些美味药膳

      沙参麦冬杞子鸭汤

      材料:麦冬15g、沙参30g、枸杞子15g、老鸭一只。

      做法:将老鸭放入汤锅中,倒入适量的清水,大火煮滚。水滚后将水倒掉,洗净老鸭。然后一次性注满清水,放入沙参、麦冬、枸杞子,大火煮滚。再煮5分钟,倒入电炖锅内,煲约2小时。最后加入适量的食盐调味,拌匀,盛入碗中即可享用。

      功效:清养肺胃、生津润燥。

      注意:脾胃虚弱以及身体虚寒的人群忌用。

      百合玉竹老鸽汤

      材料:老鸽1只、玉竹30克、百合15克、枸杞15克、桂圆肉10克、生姜2片。

      做法:玉竹、百合、枸杞洗净备用,老鸽宰杀后去毛去内脏、洗净、切成大块,与其它材料一同放入煲中,加水适量,先用大火煲开,再转小火煲2小时,最后加盐调味即可。

      功效:滋阴养血安神。适合肺肾阴虚,兼有心神不宁、夜寐欠安之人。

      沙参麦冬汤

      沙参麦冬汤源自《温病条辨》。

      组成:北沙参15克、玉竹10克、麦冬10克、生甘草5克、桑叶10克、生扁豆10克、天花粉10克。

      做法:水煎服,一日二次或代茶饮。可在上方基础上加黄精10克补气养阴,太子参15克补气健脾,生津润肺。

      功效:清养肺阴,生津润燥。主治燥伤肺胃,津液亏虚。适用于咽干口渴,干咳少痰等。

      川贝冰糖炖雪梨

      材料:川贝母5-8颗、梨1个、冰糖4-6颗。

      做法:梨削皮后从顶部的三分之一处切开,用勺子将梨核抠掉。川贝母捣成粉末状,连同冰糖一起放入去核之后的梨洞里。将之前切下的梨的上三分之一部分盖回去,并用牙签固定,放入碗中,待蒸锅上汽后,将碗放入锅中,中小火蒸30分钟左右即可食用。

      功效:川贝炖雪梨不仅口感细腻,味道香甜,还有润肺、止咳、化痰、平喘等功效,特别适用于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。川贝能化痰,消除肺燥肺热,雪梨同样能润肺缓解秋燥,醒酒降火,化痰止咳。

      需要提醒的是,中医遵循“虚者补之,损者益之”的原则,切忌无病进补;或不分虚实地滥补、过量进补;或乱配药材;或盲目追求昂贵食材,因此,霜降进补宜有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