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黄帝内经·四气调神大论》指出:“夫四时阴阳者,万物之根本也,所以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。”由此可见,古人早就指出了养生的首要原则是顺时养生。夏季天气下降,地气上腾,天地之气上下交合,植物开花结果,大自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象。即所谓“夏三月,此谓蕃秀;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”。人在气交之中,故亦应之。那么,儿童夏季的饮食调养有什么要诀呢?怎样才能做到顺时养生呢?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着眼:
就阴阳而论,养阳为要
夏季天气炎热,腠理开泄,人体阳气虽旺盛但易外越,尤其儿童为稚阴稚阳之体,故更应注意阳气的保养。阳气的保养,既不要使其过于发越,少吃辛辣温热的食物,如辣椒、肉桂、羊肉等;也不宜对其过于克伐,少吃寒凉苦泻的食物,如冰激凌、冰镇饮料和水果等。夏季人体阳气在外,阴气内伏,胃液分泌相对减少,消化功能低下,故应忌滋腻厚味以防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。
以五脏而言,健脾养肺为主
夏令心火当令而内应于心,人体容易出现烦躁、易怒甚至口疮等心火过旺的表现。苦入心,此时可以适当用些苦瓜、莲子、淡竹叶、苦丁茶、蒲公英等以清心降火。但是,夏季相对人体脏腑来说,是肝气渐弱,心气渐强。天气转热后,人体出汗多易丢失津液,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,天热出汗较多可以大量消耗心阳,故清心火不宜过强、过久,尤其是儿童清阳易于发越而汗出,汗出尤多于成人,若汗出过多则应该吃些西洋参、麦冬、五味子、乌梅、醋等以益气生津、敛阴止汗、酸甘化阴。另外,茄、柠檬、草莓、山楂、菠萝、猕猴桃等酸味食物还有健胃消食的作用。
长夏属土,主脾胃,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,而脾恶湿胃恶燥,湿又有黏滞之性,故长夏多患脾胃病,脾脏升清降浊功能减低,出现食欲不振、乏力、腹泻等症状。此时饮食应以清淡为主,还可以适当用些扁豆、茯苓、荷叶、薏苡仁、鲫鱼、丝瓜、冬瓜等以健脾渗湿、升清降浊。
夏天心火过旺则伐克肺金,因“辛入肺”,为了防止肺气受伤,故宜多食对肺有益的辛味食品来补肺气。例如,古代名医孙思邈在《备急千金要方·卷二十六食治方》中论曰:“夏七十二日,省苦增辛,以养肺气。”此时可以适当食用些百合、山药等以补肺。
依时气而谈,清暑化湿为常
夏季酷热多雨,尤其江南地区更甚,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,导致疰夏、中暑等,儿童较为多见。疰夏主要表现为胃纳呆滞、四肢无力、神气萎靡、汗多并日渐消瘦,此时应该多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外,还需要吃些藿香、佩兰、薏苡仁等芳香化湿和炒麦芽、山楂等消食助运;若出现头昏、心悸、大量汗出、乏力、口渴、胸闷、恶心等中暑先兆时,可以多食用些绿豆、西瓜、酸梅汁、西洋参等清暑益气。